在这次低龄留学联谊活动中,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几位“小海归”们各自分享的留学故事吧!在他们中间,既有出国多年的孩子,也有刚完成第一学期首次回家度假的小朋友,年龄跨度从12 到17岁不等。同学们谈到了自己在英国学习的点点滴滴,有激动、有新鲜、有困惑,也有思考;而家长们也纷纷发表了“留守父母”的感想。
提问:一个人离家那么远,会想家吗?花了多久克服?
“有吧。特别是在开学之前,看到英国当地的父母把孩子们的行李放到宿舍之后,还会接他们回家住一两天,那个时候想家的情绪就特别浓;还好后来妈妈也把我接出去住了一天。挺快的,开学之后——大概三、四天左右就好了。由于课业和课外活动特别多,每一天都会沉浸在忙碌之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家)。只有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绪会悄悄飞回国内。”
11岁时就飞往海外、历经一年“风雨”后的Phoebe同学,如今已经相当老练。当年的她脸上还写着稚嫩,而如今青春飞扬的笑脸上,更增添了一份自信和沉稳。
对于Phoebe同学的“倔强”,妈妈的心路滋味也很复杂:“刚开始的一个星期,看到她打电话都会哭的样子,我们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但是又不想让这样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后来知道她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慢慢开心起来,一颗心也就渐渐放下了……有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也不忍心过多地指责她,只是说:没关系,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孩子出国了,感觉虽然距离远了,但是心却近了很多。”
14岁的小男孩Tommy同学则冷静地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俱乐部……如果有几个能一起聊天和“胡闹”的朋友,就能稍稍排解思乡的情绪了!
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份从容的气度,沉着地应对陌生环境带来的所有变化,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位“不负责任的”妈妈吧!
Tommy妈妈说:“……他(成长)的环境和我的环境迥然不同,我不想拿自己所谓的经验或者说所谓的期望去限制他。所以我力争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其次,我觉得还是要给小朋友足够的爱和支持。无论他是在你身边还是在异国他乡,他都是想知道爸爸妈妈是支持他的。我尽量做到这两点。”
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父母的爱和支持永远是孩子们最坚实的后盾!
当被问起出国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在场的小海归们几乎异口同声:是时间管理和“自律”的能力!
看一看Tommy同学的课程表就知道时间管理有多重要!
这还没有包括同学们根据个人爱好报名参加的各种俱乐部和课外活动。Shawn同学在英国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除了学业,各种体育俱乐部、练琴、乐队演出、学校组织的外出旅行和看戏……一样都没拉下;期末还得到了校长颁发的优秀学术奖(全校只有5人获此殊荣),得到了30英镑亚马逊网络购物券。虽然还没想好买什么,Shawn说“反正迟早会花掉的!”
能文能武的小姑娘Grace,之前在国内就是写作好手,攻克语言关后,能作为唯一的国际生,在历史课上跟英国老师和同学谈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信心满满地参加了爱丁堡公爵计划(Duke of Edinburgh),将在不久之后体验野外生存的挑战。
安利一下爱丁堡公爵计划:
参与者需要在1-4年内完成4个项目,最晚25岁生日前完成。该计划旨在鼓励年轻人积极锻炼身体、热心助人、关心社会、拓展国际视野,并且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挑战。
曾经在英国中学读书、今年刚进入巴斯大学数学系的梅同学说:我很高兴当初选择参加爱丁堡公爵计划。不仅让我一下子认识了好多英国朋友;更重要的是,现在把我扔到任何一个地方,我都不会害怕,都有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没有充分的自我管理能力,恐怕还真“hold”不住这样的生活。确实会有很多家长担心:我家的小孩能够适应国外的生活吗?虽然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但是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无疑更能迅速融入陌生的环境。(Judy老师的建议:大家至少都在国内先学习一下怎么做番茄炒蛋哈哈哈!)
Grace爸爸说得好:尽量不要功利地去选择专业和学校,要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给予其足够的自由度。
但我们的海外监护老师反映,的确会有一些同学“习惯性”地玩手机直到深夜。虽然是假期,但是也要注意节制呀!科博菌在这里要给你们敲个警钟哦(严肃)。
在国外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此,出乎意料的,监护老师给了我们中国孩子一条建议:请注意礼仪。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对话,在英国人听来可能就会显得粗鲁。
比如别人问你:“要来点水果吗?”你不能直接回答“Yes”或者“No”。礼貌的回答是“Yes, please”或者“No, thank you.”
再比如,当别人问你:“你是否介意……”你如果说:“I don't care.(我无所谓)”就并不恰当了,应该回答“I don’t mind.(我不介意)”。
甚至在学校自助餐厅用餐时,同学们也要记得随时把“please/thank you”挂在嘴边哦。有同学自曝因此被餐厅工作人员批评了哟!很难想象,不说“请”和“谢谢”,在英国几乎寸步难行。
该选择怎样的住宿?单人间?合住?
这一点还是要因人因校而异。
大多数同学认为与人合住益处多多。Grace同学认为:尽量选择与人合住。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当地学生互动,交流彼此的文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平时也有人互相照顾。
当然,如果像Shawn同学那样遇到吵闹的室友,就要自己动脑筋了。据Shawn同学自己说,他的新年愿望是可以早点睡觉 - 因为室友真是太吵了!哈哈,好吧,给你的新年礼物最好是耳塞!(建议和室友或者舍监谈一谈)
假期里,很多同学会去监护人家里,成为他们家的“临时成员”。监护老师又及时提了一条建议:尽量尝试新事物 - 包括监护人家里做的饭菜。
不过关于这一点,Shawn同学表示不服:“他们那的米饭简直就是没法吃的,一点都不香。但是烤羊腿和烤羊排还不错。”(同学,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肯定是在家里!)
(在监护人家里:来看看,这是谁叫的中餐外卖呀?)
在学习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这回的答案又高度一致:大胆地提问!
每个人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并且都有个性化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去找老师提问。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是示弱的表现——恰恰相反,英国老师们最喜欢能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学生。而且适时提问能让老师及时了解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百益而无一害啊!
如果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如意,也要大胆地提出心中所想。Evelyn同学说:“在英国,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很有礼貌;但是真有问题一定要提出,隐藏问题反而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海外监护老师的寄语
1. 一定要尽可能地提升英语(英国的大学很重视语言能力)、仔细阅读学校的入学准备……有才艺的同学们记得带上自己心爱的乐器。
2. 做好接受文化差异的准备:除了所有的课程都是由英语授课之外,还有新的环境和学习系统、新的规章制度……甚至连食物、天气、交通系统也都不一样(比如:英国的车都靠左行驶)。
3. 选大学的时候尽量综合考虑:除了排名之外,还有大学的地理位置、学校规模、住宿条件、课程设置、交通是否便利等等;当然也要把学费、生活费、毕业后的就业率包括在内 - 现实一点吧!
4. 珍惜父母为你创造的这个机会。充分地利用每一分钟: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玩得尽兴!
希望这些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包容、自信,更有责任感,从而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将来的人生!
也谢谢家长们对科博国际教育的信任和支持。既然你们放心将孩子交给科博,我们必定不负所望。